《足球》课程教学大纲
一、课程说明
课程性质:公共基础平台课
课程类型:选项课
学时学分:78学时2.5学分
开课对象:部分专业
制定人:何康
二、课程介绍
足球运动是以脚支配球为主的集体对抗性项目,被誉为“世界第一运动”,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。足球运动有很强的锻炼和欣赏价值,经常参加能增强体质,发展运动能力,培养勇敢、顽强、机智、果断、团结协作的思想品质,并可以此为手段,促进锻炼习惯的养成。
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知识、基本技术、基本战术,在掌握足球基本技术的前提下,着重对比赛进行指导,提高学生实战能力,了解足球知识和规则,能够欣赏高水平足球比赛。
三、课程目标
(一)进一步加强基本体力训练,促使身体全面发展,增强学生体质。
(二)重点掌握传接球、运球、头顶球等基本技术,提高个人战术意识,为进一步学习较高难度技术动作及成队比赛打好基础。
(三)在发展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加强专项素质的训练,着重提高往返冲刺跑能力,发展速度耐力素质,以适应足球比赛(十一人制)的体力需要。
(四)加强理论学习,激发学生兴趣,培养能力使其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及观赏分析比赛的能力,要求部分同学能担任一般比赛,(教学比赛及身体比赛等)的组织和裁判工作。
(一)进一步加强基本体力训练,促使身体全面发展,增强学生体质。
(二)重点掌握传接球、运球、头顶球等基本技术,提高个人战术意识,为进一步学习较高难度技术动作及成队比赛打好基础。
(三)在发展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加强专项素质的训练,着重提高往返冲刺跑能力,发展速度耐力素质,以适应足球比赛(十一人制)的体力需要。
(四)加强理论学习,激发学生兴趣,培养能力使其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及观赏分析比赛的能力,要求部分同学能担任一般比赛,(教学比赛及身体比赛等)的组织和裁判工作。
四、足球课程的教学内容
(一)理论知识
1.国内外足球运动的概况。
2.足球运动发展简史。
3.足球规则及裁判法简介。
4.足球基本理论概念。
5.足球运动损伤及自我保护。
6.国内外重要足球比赛电影式录像。
7.怎样观看和分析一场比赛。
(二)基本技术
1.熟悉球性:颠球。
2.踢 球:正脚背、里脚背、脚内侧(脚弓)。
3.停 球:脚内侧、脚背、脚掌、胸腹。
4.运 球:脚背(直线、曲线)。
5.头 顶 球:前额正面、前额侧面。
6.抡 截:正面、侧面。
7.掷界外球:原地、助跑。
8.假 动 作:有球。
9.综合技术:停(调整、传、停、调整)射、停运(过人)射。
1.国内外足球运动的概况。
2.足球运动发展简史。
3.足球规则及裁判法简介。
4.足球基本理论概念。
5.足球运动损伤及自我保护。
6.国内外重要足球比赛电影式录像。
7.怎样观看和分析一场比赛。
(二)基本技术
1.熟悉球性:颠球。
2.踢 球:正脚背、里脚背、脚内侧(脚弓)。
3.停 球:脚内侧、脚背、脚掌、胸腹。
4.运 球:脚背(直线、曲线)。
5.头 顶 球:前额正面、前额侧面。
6.抡 截:正面、侧面。
7.掷界外球:原地、助跑。
8.假 动 作:有球。
9.综合技术:停(调整、传、停、调整)射、停运(过人)射。
(三)基本战术
1.摆脱与接应。
2.选位:盯人及补位。
3.二过一:踢墙式、传接球。
4.三对一:三对二、三对三、二对一、二对二。
5.成队比赛:三对三、七对七、五对五。
6.十一人制:七人制攻防基本阵式。
1.摆脱与接应。
2.选位:盯人及补位。
3.二过一:踢墙式、传接球。
4.三对一:三对二、三对三、二对一、二对二。
5.成队比赛:三对三、七对七、五对五。
6.十一人制:七人制攻防基本阵式。
五、足球课程的教学进度(见附表)
六、足球课程的评分标准(见附表)
足球课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
周次 | 教学内容 | 备 注 |
1 | 一、 选项分班 二、 理论:足球运动概述,介绍踢球的基本部位 | 准备训练装备 |
2 | 一、 球性练习,掌握颠球的要领及运控球的方法 二、 素质练习:发展上肢力量 | 双脚颠球、运球 |
3 | 一、 球性练习,学习脚内侧传接球技术 二、素质练习:速度、灵敏 | 双脚颠球、传球 |
4 | 一、 球性练习,学习脚背外侧传接球技术 二、 素质练习:耐力、直线加速、弯道慢跑 | 双脚颠球、传球 |
5 | 一、 球性练习,学习脚背正面传接球技术 二、 素质练习:发展下肢力量 | 双脚颠球、传球 |
6 | 一、 球性练习,复习传接球技术,学习脚内、外侧运球技术 二、 素质练习:发展下肢力量 | 运球,变速跑 |
7 | 一、 球性练习,复习传接球技术,学习曲线运球技术 二、 素质练习:耐力 | 运球,射门 |
8 | 一、 运球绕杆射门技术 二、 素质练习:发展上肢力量 | 运球,射门 |
9 | 一、 复习运球技术,学习胸部停球技术 二、 考试:双杠屈臂伸(前抛实心球) | 折返跑 |
10 | 一、 复习运球技术,学习原地头顶球技术 二、 素质练习:耐力 | 折返跑 |
11 | 考试:50米 | |
12 | 一、 考试:脚背正面颠球 二、教学比赛 | |
13 | 理论课 | |
14 | 理论课 | |
足球课第三学期教学进度表
周次 | 教学内容 | 备 注 |
1 | 一、 球性练习,复习脚背内侧传接球技术 二、素质练习:速度、灵敏 | 双脚颠球、运球 |
2 | 一、 球性练习,学习定位球踢远技术 二、素质练习:发展下肢力量 | 立卧撑 |
3 | 一、 球性练习,学习跳起头顶球技术 二、素质练习:耐力 | 原地、助跑 |
4 | 一、 球性练习,复习跳起头顶球技术 二、素质练习:发展上肢力量 | |
5 | 一、 球性练习,学习抢截球技术 二、素质练习:灵敏 | 有球 |
6 | 一、 球性练习,综合技术 二、素质练习:耐力 | 停(调整、传、停、调整)射、停运(过人)射 |
7 | 一、 学习二——三人间行进间传接球 二、素质练习:发展下肢力量 | 三对二、三对三、二对一、二对二 |
8 | 一、个人基础技战术介绍(摆脱与跑位、传球、射门、运球过人)二、考试:测原地立定跳远 | 行进间传球 |
9 | 一、 二人基础战术介绍(二打一、二打二) 二、考试:1000米(1分钟跳绳) | 踢墙式、传接球 |
10 | 教学比赛 | 折返跑 |
11 | 一、 考试:定位球踢远 二、教学比赛 | |
12 | 考试:技术评定 | 以教学比赛形式出现 |
13 | 理论课 | |
14 | 理论课 | |
足球课第四学期教学进度表
周次 | 教学内容 | 备 注 |
1 | 球性练习,复习传接球技术 | 传球、停球 |
2 | 复习传接球技术,学习定位球踢准技术 | 二人之间行进间传球 |
3 | 学习进攻战术,学习射门技术 | 变速跑 |
4 | 复习定位球踢准技术,学习防守战术 | 折返跑 |
5 | 复习射门技术,学习定位球战术 | 加速跑 |
6 | 一、 裁判法 二、教学比赛 | |
7 | 教学比赛(上肢力量素质练习) | 传接球练习 |
8 | 素质考核 | |
9 | 技术考核 | |
足球课第二学期成绩评分表
分 值 项 目 | 分值% | | | | | | | | 技评 |
脚背正面颠球 | 20 | <15个/12 | 15个/12 | 16个/13 | 19个/22 | 20个/16 | 23个/18 | 25个/20 | |
50米 | 30 | 15 | 18 | 20 | 23 | 25 | 26 | 30 | |
8″5以上 | 8″1- 8″4 | 7″8- 8″00 | 7″4- 7″7 | 7″1- 7″3 | 6″9- 7″00 | 6″8以下 | | ||
双杠屈臂伸 | 20 | 10 | 12 | 13 | 15 | 16 | 17 | 20 | |
9以下 | 9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以上 | | ||
理 论 | 10 | | | | | | | | |
综合评定 | 20 | 出勤情况、学习态度 |
足球课第三学期成绩评分表
分 值 项 目 | 分值% | | | | | | | | 技评 |
定位球踢远 | 20 | | | | | | | | |
1000米 | 20 | 10 | 12 | 13 | 15 | 16 | 17 | 20 | |
5′05″以上 | 4′30- 5′04″ | 4′19″- 4′29 | 4′01″-4′18 | 3′47″-4′00 | 3′40″ -3′46 | 3'39″ 以下 | | ||
立定跳远 | 30 | 15 | 18 | 20 | 23 | 25 | 26 | 30 | |
1.94以下 | 2.19- 1.95 | 2.26- 2.20 | 2.38- 2.27 | 2.49- 2.39 | 2.54- 2.55 | 2.55以上 | | ||
理 论 | 10 | | | | | | | | |
综合评定 | 20 | 出勤情况、学习态度 |
足球课第四学期成绩评分表
分 值 项 目 | 分值% | | | | | | | | 技评 |
运球绕杆射门 | 20 | | | | | | | | |
50米 | 20 | 15 | 18 | 20 | 23 | 25 | 26 | 30 | |
8″5以上 | 8″1- 8″4 | 7″8- 8″00 | 7″4- 7″7 | 7″1- 7″3 | 6″9- 7″00 | 6″8以下 | | ||
双杠屈臂伸 | 30 | 10 | 12 | 13 | 15 | 16 | 17 | 20 | |
9以下 | 9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以上 | | ||
理 论 | 10 | | | | | | | | |
综合评定 | 20 | 出勤情况、学习态度 |
(1) 运球绕杆射门:20分
方法:距球门30米处为起始点,向前2.5米处为第一杆,每间隔2.5米设一个杆,共设9个杆。
技术要求:在起始线触球开始,向前依次蛇行绕过每一根标志杆后将球射入球门,记录时间为考核成绩。漏杆无效,碰杆可继续进行。射门时球击中门柱可补射,射门不中不计成绩。考核2次,取最好成绩。
(单位:秒)
成绩 | 9.8 | 9.9 | 10.0 | 10.1 | 10.2 | 10.3 | 10.4 | 10.5 |
得分 | 20 | 19.5 | 19 | 18.5 | 18 | 17.5 | 17 | 16.6 |
成绩 | 10.6 | 10.7 | 10.8 | 10.9 | 11.0 | 11.1 | 11.2 | 11.3 |
得分 | 16 | 15.5 | 15 | 14.5 | 14 | 13.5 | 13 | 12.5 |
成绩 | 11.4 | 11.5 | 11.6 | 11.7 | 11.8 | 11.9 | 12.0 | 12.1 |
得分 | 12 | 11.5 | 11 | 10.5 | 10 | 9.5 | 9 | 8.5 |
成绩 | 12.2 | 12.3 | 12.4 | 12.5 | 12.6 | 12.7 | 12.8 | 12.9 |
得分 | 8 | 7.5 | 7 | 6.5 | 6 | 5.5 | 5 | 4.5 |
成绩 | 13.0 | 13.1 | 13.2 | 13.3 | 13.4 | 13.5 | 13.6 | 13.7 |
得分 | 4 | 3.5 | 3 | 2.5 | 2 | 1.5 | 1 | 1 |
(2)定位球踢远(占20%)
方法:将球固定在起始线上任意一点,运用所掌握的踢球方法将球向前踢出(需有射高),球的落点须在宽度为12米的区域内,计算球第一落点至起始线的垂直射程距离。考核2次,取最好成绩。
(单位:米)
成绩 | 38 | 36 | 34 | 32 | 30 | 28 | 26 | 24 | 22 |
得分 | 20 | 19.5 | 19 | 18.5 | 18 | 17 | 16 | 15.5 | 15 |
成绩 | 20 | 18 | 16 | 14 | 12 | 10 | 8 | 6 | 4 |
得分 | 14 | 13.5 | 13 | 12 | 10 | 8 | 6 | 4 | 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