垒球选项课教学大纲
一、课程说明
课程性质:公共基础平台课
课程类型:选项课
学时学分:78学时2.5学分
开设对象:所有专业
制定人:谈皖宁
二、课程内容简介
垒球运动包括跑、跳、投、传接、击球及滑垒等多种动作和技巧,能有效的发展大学生速度、力量、耐力、柔韧性、协调性和弹跳等素质。学习垒球选修课让学生在掌握传接球、投球、击球、跑垒等基本技术的基础上,熟知和运用规则,使学生具备参与比赛,欣赏国内外棒垒球比赛的能力,并在教学比赛中达到愉悦身心,锻炼身体的目的。
三、课程教学目标
(一)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,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,热爱此项运动并能长期从事垒球或其它体育运动的锻炼,具有健康的体魄。
(二)掌握垒球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要领,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和技、战术水平,和比赛的观赏能力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勇于拼博的意志品质。培养与人共存、相互合作、社会适应的能力。
(三)培养乐观、向上的生活态度,通过垒球的运动锻炼调节自己的情绪,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培养情感。
四、教学内容
理论课
一、垒球课程的课程简介、特点和作用
主要知识点
1、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
2、垒球运动的场地和器材
3、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
4、垒球与棒球的区别
5、球运动的特点和锻炼价值
二、垒球的主要竞赛规则
(1)垒球竞赛组织方法
(2)垒球竞赛规则—总则
教学重点:竞赛规则内容及运用;
实训环节:课堂、课后自学
三、运动安全与损伤的防治
(1)、垒球运动安全防护技术与注意事项
(2)从事垒球运动的医务监督:主观感觉、客观检查、肌肉痉挛、运动性肌肉酸痛
(3)、攀岩运动易发生损伤的救治:软组织损伤、关节韧带扭伤、关节脱位。
教学重点:安全防护技术
实训环节:课后通过网上视频自学
四、垒球运动欣赏
(1)垒球的起源和发展
(2)垒球竞赛、运动背景
(3)运动形式与特点
教学重点:运动形式与特点
实训环节:课后通过网上视频自学
实践课
一、教学目的任务
1、通过学习,使学生掌握垒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。
2、全面发展学生的力量、速度、耐力、协调等身体素质,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。
3、培养学生正确的健身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二、教学内容
技术部分的内容分为重点内容、一般内容和介绍内容。对重点内容要求能够掌握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,达到能够理解、会做;一般内容和介绍内容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和了解动作要领。
三、实训学内容、要求与学时
1、进攻技术
① 击球:(主要学习掌握挥击,介绍触击技术)
② 跑垒:击球后跑垒、跑各垒、连续跑垒、滑垒(介绍)
2、 防守技术
① 传球与接球:正手接球、反手接球接平直球、接高飞球、接地滚球,肩上传球、体侧传球下手传球。
② 投手:下手投球、绕环投球
③ 接手:接平直球 接低弹球
3、 进攻基本战术
① 击球战术
② 跑垒战术
4、 防守基本战术
① 垒球比赛的防守阵形:对右打击球员的防守阵形,对左打击球员的防守阵形。
② 防守基本配合:接球时简单配合的基本原则、补漏、补垒和接应。
五、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、进度及学时分配
教学进度分配表
周次 | 主要教学内容 |
1 | 1、教学分班;2、简述棒垒球选项课的目的、任务及考试标准; 3、简介垒球运动的基本常识;讲解基本动作。 |
2 | 1、学习接球(徒手);2、学习对墙抛球接反弹球;3、身体素质(小力量练习)。 |
3 | 1、复习对墙抛球接反弹球;2、学习对抛接球(徒手);3、学习传远球;;4、身体素质(上下肢力量)。 |
4 | 1、学习对墙抛接球(戴手套);2、对抛球、对传球学习;3、身体素质(上下肢力量)。 |
5 | 理论(垒球规则讲解、示范) |
6 | 1、复习传接球;2、学习左右跑动、移位接球;3、身体素质(上下肢力量)。 |
7 | 1、复习各种传接球;2、复习挥棒击球;3、学习触击技术;4、素质 |
8 | 1、学习接“一垒”的反弹球;2、挥棒动作练习;3、专项素质(折返跑)。 |
9 | 理论 |
10 | 1、复习各种传接球技术;2、学习接地滚球技术;3、学习挥棒技术动作;4、体能练习。 |
11 | 1、学习打“柱球”,2、模拟比赛,讲解规则;4、体能练习。 |
12 | 复习考试内容 |
13 | 考试 |
14 | 机动周 |
周次 | 主要教学内容(第三学期) |
1 | 1、介绍本学期教学目的、任务、要求及考试标准;2、复习各种传接球、复习挥棒击球。 |
2 | 1、复习各种传接球、挥棒击球、触击技术和投球技术。 |
3 | 1、传高远球练习;2、长距离传球练习;3、体能练习。 |
4 | 1、设跑垒员,接接教练棒的内场防守练习;2、滑垒学习。 |
5 | 理论 |
6 | 1、内场手传球练习;2、比赛讲解规则;3、素质、滑垒练习。 |
7 | 1、学习外场手的防守技术;2、复习触击的进攻战术;3、学习“跑而打”战术;4、 分队教学比赛。 |
8 | 1、接球、传球练习;2、投球击球结合穿杀练习。 |
9 | 理论 |
10 | 1、复习前几次课的内容;2、 分队教学比赛。 |
11 | 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|
12 | 复习考试内容 |
13 | 考试 |
14 | 机动周 |
周次 | 主要教学内容(第四学期) |
1 | 1、介绍本学期教学目的、任务、要求及考试标准;2、垒球游戏;3综合素质练习。 |
2 | 1、内场手交叉传球、跑位学习;2、外场手传本垒的接力传球学习;3、 投球练习。 |
3 | 1、学习腾空球的跑垒战术;2、学习防守的基本阵型和原则及比赛中的几种防守局面3、分队教学比赛 |
4 | 1、复习前几次课的内容;2、分队教学比赛。 |
5 | 理论 |
6 | 1、学习防守的基本配合;2、学习防守击球的战术配合;3、分队教学比赛。 |
7 | 1、介绍各种战术的运用;2、分队教学比赛。 |
8 | 1、素质考核。 |
9 | 1、技术考核 |
六、课程考核方法、内容
(一)考核性质:考查;
考核方式:期末考试,
评分方式:百分制。
(二)技术成绩
技术评定分值:满分按100分计,占总成绩40%。
(1) 传、接球:考试学生两人面对面站立,相距15米,传平直球。
(2)考试学生持棒于击球区,教师投球,挥击球。
优秀:传、接球准确,挥击球准确有力,整个过程动作协调、流畅。
良好:传、接球基本准确,挥击球较准确有力,整个过程动作较协调、流畅。
及格:基本能完成动作,但错误动作较多,整个过程动作不协调、流畅。
不及格:不能完成动作,错误动作很多,动作很不协调、流畅。
(三)身体素质成绩
1、素质评定分值:满分按40分计,占总成绩40%。
2、评分标准:依照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。
(四)平时成绩
1、平时成绩:满分20分,占总成绩20%。
2、平时成绩评分:主要依据上课考勤、课堂学习的情况。
七、教材
《高职体育教程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.7